首 页 中心概况 新闻动态 教育视线 学术研究 资源中心 友情链接 华东各类活动获奖证书查询下载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教育视线 >正文
自由的选择|从北大附中到上海纽大,再至美国哥大
作者: | 发布时间:2018-06-19 | 来源:华东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| 点击数:1001

编者按

杨一雨是好字在刚成立半年时的一位暑假实习生。她那时刚读完上海纽约大学的二年级,在去纽约校区读三年级之前的那个暑期,想在国内的一家文化公司实习。我当时一直不明白这位颜值和才华都很担当的名校生,为何会选择在成立不久、名不见经传的“好字在”实习。但那时我们很缺人,有这样的“仙女”降临,巴不得,赶紧把她当女汉子用了,她和我们一道,日夜加班。

一转眼,一雨从纽大的三个校区(上海校区、纽约校区、阿布扎比校区)本科学习结束,即将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研究生。从履历上看,从北大附中,到上海纽大,再到美国哥大,她似乎每一步都很幸运。然而,和她共事两个月,她的勤奋好学、认真负责、多才多艺,尤其是探索和思考能力,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验证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老话:没有哪个成功是偶然的……

年轻的一雨,在下文中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和个人理念——“自主学习,融入社会,学会交流,争做一位世界的好公民”。时逢凤凰花开的毕业季,无数的莘莘学子即将开启高中或大学生活,我们希望一雨的分享对他们有所启示,追求自由、认真思考、和勇于探索!

——黄辉

自由的选择

文/杨一雨

        在名校聚集、教育资源集中的北京海淀区,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好像并不太显眼。第一次走进校园看到竖在门口的石碑,望着这个操场有点小,楼不算密集,学生不太多的学校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。但今天写起它的时候,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青春在这里留下,觉得十分幸福。

4.jpg

北大附中校园门口的石碑

        北大附中王铮校长说过,“我们不应该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筛选,孩子的个性和差异,我们不把它当作差距,而是当作价值。”在这样宽松自由、尊重差异的的环境中,我的青春被细心照料了三年。然而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高中时光,我的这一段记忆,并不归属于某级某班,而是属于“正心”学院。通俗点说,高中部是没有班主任的,每八个人由一个导师管理,大家自由选课并采用走班制教学,和不同年级的学长学姐、学弟学妹相处非常融洽。

        从2013年开始,学校单元制升格为书院制,七个书院分别命名为“格物”“致知”“诚意”“正心”“元培”“博雅”“道尔顿”。我们经常自嘲,这不就是现实中的霍格沃兹学校吗?因为北大附中的地理位置(海淀黄庄大泥湾路),我们还亲切地称它为“大泥湾魔法学校”。

6.jpg

高中毕业照

        在这个校园里到底有多自由呢?我们不用穿校服,没有所谓的班会(只有每两周一次的学生自治会),可以谈恋爱(也就是早恋哈哈),上课可以使用电子产品(ipad、手机、电脑等),没有班主任催你交作业或者值日,更没有老师督促你 “该学习了,你的绩点有点差”,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任何课程(木工、排球、国画、音乐、戏剧表演等),中午有一个半小时午休,可以不吃食堂而去对面的商场里找餐馆(其实食堂很好吃,我记得还有卖盐酥鸡)……青春期的我们,好像有一大堆和其他学校的同学相比,说不出来的更自由、更爽、更愉悦的校园体验。

       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无比放松懒散的状态下,每一位同学都是十二分地努力。从高一开始,学校的氛围让我们不断明白,很多事只有自己做选择,自己去对关心的事上心,自己照顾自己。填鸭式的、被动的学习和生活在北大附中是不存在的。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,自我管理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。当时的我不懂这样的自由带给了我什么,现在明白,它让我更快地成长,懂得自我约束与取舍,去融入社会(毕竟一旦步入社会,没有太多外界的帮助只能更努力地单打独斗)。

        我记得学校里70%的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(有些社团仅有10人左右),但正是这些自发社团汇集了兴趣相同的同学,营造了很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气氛。就自己而言,我参加了戏剧社和一学期的表演课,出演了两部校园舞台剧的女一号;加入了学长团,带领新生的军训及Orientation活动;参与了啦啦队的编舞及领舞;独唱团英文歌专场的表演者之一;棒球队三垒手的板凳队员。学校里的同学们个个藏龙卧虎,一人参加五、六个社团的占大多数,桥牌社、街舞社、爵士乐队、咖啡小卖部管理……那时候感觉每天都充满用不完的能量,课余生活不能仅用“幸福充实”四个字来描述。北大附中的同学都比较有个性,擅长的东西也多,满脑子都是迸发不完的新想法。但即使这样,大家都一致认为北大附中能带给人无比强的归属感。

9.jpg

啦啦队表演,右一

10.jpg

独唱团表演

        归属感确实是很准确的一个词,每一个毕业了的校友都愿意放假时回学校看看,如果时间允许,更愿意参与到高考送考队伍中,站在校门口给考生们拥抱鼓劲儿。这个待了三年的地方,已经不仅是家的一种存在,更像是一个奇怪的磁场,持久地汇聚着新生与老校友,让我们愿意踏回那块草坪前的石碑,再度一遍青春。

        高三上学期时,我得知我梦想的学校——上海纽约大学会给北大附中两个推荐名额,于是我跑进王铮校长的办公室,咨询他的意见。他对我说,“既然你这么想要这个名额,那就写一篇报告给我,阐述你为什么想上这个学校,字数不限,写清楚就好了。” 我做足了功课,充分去了解上海纽约大学,表达了我心中所认同的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。几个月后,我拿到了紫色的录取通知书,进入了大学生活。

        在5月23日刚刚结束的上海纽大毕业典礼上,俞立中校长说道,“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每一天都如同在照镜子,不仅看到了文化间的异同,也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。这是一个打开视野、反思自己的过程,我们称之为’国际化’。” 四年的时间很快,但是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,这四年是如何度过,时间又是如何改变我。

13.jpg

上海纽约大学

        刚到上海时,看到夜景里耀眼的三座大楼,江中亮灯的渡轮,我想,这和北京也太不一样了!和来自44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,每天全英文浸泡式上课,累得半死的期中和期末考试,忙不完的小组任务,还有兼职和假期实习……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。作为探索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一项实验,上纽大的学生可以称自己为“小白鼠”,生活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,我们需要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认识世界。

        大学四年中最幸福的一段经历,就是我在好字在的暑期实习。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老板(比如我),实习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能力,还能学到新知识。当时好字在仅有七位左右员工,我的贵人兼老板——黄辉女士,手把手辅导我,让我接触到中华汉字的美妙之处,以及中国文化背后的神奇力量。

        记得有一次创作“爸”这个字的视频(可以算作“字有道理”课程的前身,哈哈),我和小伙伴从查字典、写串词、改稿件、搜图片、做动画、配音、剪视频等一系列小任务做起,最后呈现出的效果虽然还是很简陋,但有着说不出的满满成就感。还有一次,我发稿件给黄总,她跟我提到了几点修改意见(空格到底空几格,行距要多少,字号哪种才规范),非常具体也非常细节。当时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实习生,这样简单的任务都做不到完美,十分自责。但是黄总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一次,总是和言细语,一起早上在办公室喝咖啡,下午还跑去买奶黄包吃,周末带我们去莫干山团建……所以这段实习经历教会我,要心存感恩。

16.jpg

2015年夏天与黄辉在莫干山

17.jpg

有个爱美食的老板真好,哈哈

        后来大三的时候去去纽约的总校学习了一年,带着我从好字在学到的一点点汉字文化,我以为可以应付生活中的文化碰撞。然而,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架构桥梁,冲破文化壁垒,跨文化交流可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        黄辉老师给我介绍了在纽约的美国华人博物馆(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)实习的机会,在那儿当志愿者的经历中,曾经碰到过许多荒唐之事,让人哭笑不得。比如在办“酸甜苦辣——中餐旅美记”展会的时候,有外国参观者以为这是试吃大会,来领取免费的啤酒和小点心。这不禁让我思考,中华文化在外国朋友眼中,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?除了汉字,我们的哪些文化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呢?什么样的展示方式又能让外国人觉得有意思,可以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中国呢?

19.jpg

在纽约华人博物馆做志愿者的日子

        大四的时候,我去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校区学习了一个学期。这个在人们眼中宗教信仰极高的地方,却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性。在阿布扎比,80%的人口是外籍,其中更有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。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去商场,司机非常友好地问我是哪里人(他来自以色列),我没有直接告诉他,而是请他猜一猜。于是这位司机朋友几乎把东南亚国家说了个遍,从韩国、日本、泰国、新加坡,猜到越南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就是没提到中国。后来我心里觉得有点不开心,笑着说自己是来自中国,他恍然顿悟,表示完全没有冒犯的意思,只是一时忘记。这件事又让我思考,中国人在外国朋友的眼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?我们国家逐渐强大,中国文化在国外怎样可以得到传播呢?也许我们黑眼睛黄皮肤的面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人看起来相似,但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。可不了解我们的外国朋友,又怎样辨认呢?我又回想起在纽约的经历,于是更加懂得文化碰撞真是一个研究不完的课题。

21.jpg

入乡随俗,参观清真寺

        坐在毕业典礼的座位上,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在北大附中和上纽大学习经历的相似之处:自主学习,融入社会,学会交流,争做一位世界的好公民。如果不是因为当初选择北大附中,我也许仍然不能很好地学会自己照顾自己,更不会想到三年后去选择上海纽约大学,一所极需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的学校。两所学校带给我的体验是不可复制的,更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它们带给我的改变。

23.jpg

上海纽约大学毕业典礼

       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《Crash(译名:撞车)》,讲述了文化碰撞下的矛盾,以及不同种族的人们在面对冲突时体现出的善与恶。我在大学的假期里去过几个国家和城市,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人,有了全新的认识,看完电影感触更深。无论是经常去的12街那家pret-a-manger咖啡小哥的善意,坎昆导游留下的祝福,还是去塞尔维亚旅游时住家主人的友好,我仍然认为文化交流是一件开心的事。这周开始读了一本新书,是上纽大副校长雷蒙先生推荐过的,Adam Grant 的《Give and Take》(译名:给与取),讲的是那些更懂付出的人,往往反而能够获得更多。

        于是我想借用北大附中的校训作为结尾:“北大附中致力于培养:个性鲜明、充满自信、敢于负责,具有思想力、领导力、创新力的杰出公民。他们无论身在何处,都能热忱服务社会,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”。关于“付出”这一课题的人生之书,是很难短时间读完、读懂的,只愿自己能够慢慢去体会这其中的学问。

        从高中到现在一晃已经七年,这2555天的时光在我身上留下了无法倒流的美好记忆。许多片段拼接出了那些快乐的读书日子,而我接下来要去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,读书的路看来还要继续。

        也许当我再次去纽约中央公园看樱花的时候,会想起在北大附中、上海纽大和好字在的种种经历。那些故事会在我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,那些文化碰撞中不断在脑中迸发的灵感,以及汉字和中华文化带给我的那些思考,都将化为一股无形的力量伴随我的一生,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给予我前进的动力。


(本文内容转引自好字在微信公众号)

返回到顶部
服务专区
交流评选申报
问卷调查
数据库填报
推荐·关注 更多>>
2020年短期课程设计交流活动评审结果... 2020-09-23
2020年论文交流活动评审公示 2020-09-23
2020年儿童教育优秀微课征集活动评审... 2020-09-23
关于开展2020年教育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2020-03-12
关于开展教育短课程课程设计交流活动... 2020-03-12
2020年儿童教育优秀微课征集活动方案 2020-02-09
融合整合 优质均衡 ——2019年度华... 2019-11-16
2019年华东校外教育先进科研个人评选... 2019-09-19
友情链接
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 测试 |
COPYRIGHT 华东青少年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   
地址:上海市延安西路64号 电话:021-62497151  E-mail:hdjyyj@163.com
沪ICP备1300942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