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瞻基英年早逝后,张氏又要扶持年幼的朱祁镇。此时的她,已然成为了明朝皇室的顶梁柱。然而,在权力的旋涡中,张氏虽手握重权,却始终恪守本分,未曾有过一丝僭越之举。她一生都在为皇室操劳,虽享尽荣华富贵,却也历经无数磨难,着实是一个令人敬佩又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物。”
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,曾与丈夫携手走过无数风雨,满心期许着相伴一生,却无奈地先送走了挚爱之人。她强忍着内心的剧痛,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儿子身上,一心盼着他能撑起家国的重担。
可命运的无常如同一把无情的利刃,再次狠狠刺痛她的心,她又不得不亲手送别自己的儿子。
偌大的宫殿中,只剩她形单影只,往昔的欢声笑语早已消散,只留下无尽的孤寂与凄凉,独自在这冰冷的世间,回味着曾经的温暖与幸福,徒留满心的悲戚。
朱元璋背着手,在殿内缓缓踱步,听闻张氏之事,脚步猛地顿住,脸上神色复杂,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审视,紧接着化为由衷的赞赏。
他微微仰头,长叹一声,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悠悠回荡:“咱大明又出了这么一位贤后啊!”话语间满是感慨,“面对滔天权势,她竟能守得住本心,丝毫没有僭越之举,当真是好样的!”
要知道,他一生都在权力的旋涡中心挣扎,对权力的侵蚀再清楚不过,正因如此,张氏的这份克制,才更让他动容。
朱樉微微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继续说道:“朱瞻基这一生,政绩斐然,开创了仁宣盛世,可他最大的一个败笔,便是废了原配皇后胡善祥,改立孙若微为后。”
胡善祥,出身官宦世家,自幼端庄贤淑,行为举止皆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。在明成祖朱棣的安排下,她被许配给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,成为了太孙妃。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,勤俭持家,对待长辈恭敬孝顺,对待下人宽厚仁慈,在宫中的口碑极佳。她与朱瞻基成婚之初,夫妻二人也曾有过一段相敬如宾的日子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朱瞻基对胡善祥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。这其中,孙若微的出现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孙若微聪明伶俐,活泼开朗,与端庄稳重的胡善祥截然不同。朱瞻基对孙若微宠爱有加,即便胡善祥并无过错,在朱瞻基心中,孙若微的地位也愈发重要。
朱瞻基登基后,依照礼制,胡善祥被册立为皇后,孙若微则被封为贵妃。但孙若微并不满足于此,她一心想要登上皇后之位。而朱瞻基也有意满足孙若微的心愿。
不久之后,朱瞻基以胡善祥未能生育皇子为由,向张太后提出废后之事。张太后虽对胡善祥颇为喜爱,也觉得废后之事不妥,但架不住朱瞻基的坚持,最终只得默许。
就这样,胡善祥被废,退居长安宫,赐号“静慈仙师”。而孙若微则如愿以偿,被立为皇后。此事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,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反对,但都未能改变朱瞻基的决定。
胡善祥被废后,深居宫中,青灯古佛相伴,度过了孤独凄凉的后半生。她的遭遇赢得了许多人的同情,就连张太后也时常对她关照有加,在宫中举行宴会时,总会特意将胡善祥安排在孙皇后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