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姐是七六届初中毕业生,她也参加了高考,可数学基础太差,未能达线。

    而我儿时的同学、初高中校友,许多成绩平平之人都考上了大学。

    那时,上大学是多么令人向往啊,考上便意味着跳出“农门”,成为国家户口,从此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,再也不用受“土皇帝”的气了,那简直就是人间天堂。

    二姐还告诉我,像林小平、惠玉兰、“小常宝”、邵华这些人都已经迈进大学校门了。

    得知这个消息,我心里就像嚼了一颗橄榄,五味杂陈,说不出是酸是涩还是苦。

    看完信后,我又看了二姐抄下来一并寄来的高考数学试卷,立刻伏案作答。

    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,检查一下,至少能得八十分。

    如此容易的卷子,我却争着来海南岛受罪,真不知是我在和命运开玩笑,还是命运在和我开玩笑。

    那一晚,我几乎彻夜未眠。我后悔当初为何拼死拼活争取来海南岛搞水稻制种,为何啊?可后悔又有何用呢?还是面对现实吧,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无悔人生。

    就这样,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。

    姐姐的来信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,让我坚定了上大学的决心与信心。

    在给姐姐的回信中,我满怀热忱地表达了自己要在1978年参加高考的信念,同时,我也给中学的郝校长写了一封信,恳请他帮忙找些相关的复习资料。

    从那一刻起,我仿佛变了一个人,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时度日如年的自己。

    我开始利用收工后的空闲时间以及晚上的休息时间,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,还精心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,每天坚持看书不少于两小时。

    我渴望着能够参加高考,走进大学的殿堂,改变自己的命运,跳出“农门”,开启不一样的人生。

    这是我内心深处最为强烈的愿望,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,引领着我不断前行。

    然而,体力劳动量的增大却如一座沉重的大山,横亘在我学习的道路上。